楔子 那时花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暮春三月,长安。

安史之乱已平息了,但是长安城的修复工作还远未结束。暴劫之后的破败之象仍未安全改观,时不时还可见到一处处的残垣断壁。这不,南门城厢里正有一群役夫在修缮内城墙。那群役夫约莫有百十多号,年纪高的怎么也有五六十了吧,而年纪小的也不过只有十四五而已。役夫们高矮胖廋更是参差不齐,他们统是光着脚穿着草鞋,身着破旧单衣,时不时用手去揩脸上的汗水,却在脸上有新添了一道泥水印。此时,眼看夕阳衔山,已是暮霭沉沉了,军吏便吆喝着让一众人等快些干完今天的活好收工。于是那本已了无生气的工人们便将身上的最后一点劲都使了出来,不管是壮一些的,还是瘦小羸弱的,都忽然像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似的加快了节奏。忽然之间,连军吏带役夫又都停了下来,一起扭脸向着城厢的斜对面望了过去。

在城厢的斜对面路旁一棵歪脖柳树下,稀稀拉拉地围拢了一群人,而从这群人丛中传出了一阵阵的唱曲之声。那曲声听来颇为婉转,令人心动。

正在唱曲的是一个老汉和一个少女。老汉须发斑白,满脸风霜,轻击手中的檀板与身旁的少女唱和。那少女看上去正直妙龄,穿着一身粗布衣裙,怀抱琵琶,嗓音未脱稚气,确是很甜美。

一曲唱罢,围着的人群便稀稀拉拉鼓起掌来。老汉便向大伙作揖,道:“老汉姓黄,从前曾是宫中的乐师,各位朋友如觉得我父女俩唱的还能入耳,就赏几个小钱,在下在此先谢过各位了。”说罢又向四周深深几揖。

围观的人中便有几个走过去,将一枚两枚的铜钱抛到了两人前面的地上。这时,观者之中有人说道:“你既曾是宫中的乐师,可会唱那宫中的曲吗?”这话一出,当即有人起哄,这人群中便七嘴八舌地嚷起来:“对呀,你唱唱那宫里的曲子给我们听听。”

老汉听大伙这样说,便拱手道:“那老汉就献丑了,给各位朋友唱一首《凉州》曲吧。”说罢便敲起手中的檀板,而那少女也拨动琵琶,婉转歌喉唱了起来。只听那曲调苍凉哀婉,歌声时而清越,时而低回,不消多一会儿,周围的一干人便都已听的如痴如醉,完全忘我了。

那个军吏似也听的入神了,呆愣愣咧着一张大嘴,完全忘了再去催逼那些役夫干活。那群役夫也一个个呆立着,宛如一群雕塑似的,聆听着有些稀罕的美妙歌声。

有一个五十岁开外的老工人听着听着,忽然脸上微微抽动了几下,随即嘟哝道:“是的,没错,跟我过去听过的一摸一样。”

就中有一个年轻的工人听到他的话,便扭头问道:“老王,你在说什么呢?这可是宫里的曲子,你几时进宫了?还说听过。”

叫做老王的工人依然目不斜视地注视着父女俩,却忽然提高了声音,说道:“后生啊,我到宫里干活的时候,恐怕你还没投胎呢吧。记得那个时候,我曾被征召在骊山的华清宫里干活。那时正好是三四月间,也是现在这个时节,华清宫里的牡丹开的可真是好啊,到处都是一丛丛黄的、红的、白的,颜色各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整日价都快被那香气熏迷糊了。”

听到这里,年轻工人便打趣他道:“你不会说你见过贵妃娘娘吧?”

老王有些不屑,道:“我当然见过了。那时我修造假山,曾经见过的,只不过离得远些,看得不真,只看到个人影儿。”

年轻工人道:“谁知道你看见的是不是贵妃娘娘,你都说你看得不真了。”

老王却很嘴硬,道:“我相信我看到的一定是。而且,我不但听过这个曲子,我还听过《霓裳羽衣》曲呢。”

老王提高嗓音说话,本意似有炫耀之意。不过,那围观的人群中有上了年纪的人,听到那些话,在听着这凉州曲,不禁触动了心中的痛处,想起开元天宝年间,太平时节,家道殷实,生活富足,而如今历经战乱,却落得个妻离子散,家业破败,生活困苦,禁不住潸然泪下。而这种情绪似有传染性一般,顿时在人群中扩散开来,一会儿便听的啜泣之声四起,人们纷纷提起衣袖揩起泪来。

夕阳的残照里,南门城厢的这些人们似乎也给涂抹上了一层血色。(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电竞大神小甜猫隋末扬旌甜宠女友,正牌娇妻嫁到借道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诸天末世之开局解锁轮回眼没错,我的天赋亿点点我在东京斩断不死尸案调查科全民污染:开局我抢了神的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