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黑白花下的惨案(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县城里的中巴车都是没有站牌的,李师傅给他指了指路,告诉他在第一个路口的拐角挥手,车就会停下。

果然,几分钟后,一辆中巴车停下,凌峰上了车。

这车是私人运营的不正规的黑车,车上的装饰很破旧,座椅上还有皱皱的黑乎乎的座套。

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大汉,都是肤色黝黑,穿着朴素的农村人,一边聊天一边抽着烟。

烟味、汗味、汽油味,还有些食物的味道,混合着充斥着整个车厢,凌峰皱了皱眉。

刚才在他上车的时候,那些人的目光一直盯着他,许久之后,才又开始聊他们之前的话题。

车门口的位置坐着一个穿花衬衣的收费大姐,她看着凌峰问,“你到哪里啊?”

车已经开动了,摇摇晃晃的,凌峰抓住了一旁的座椅答道,“磁县。”

“五块钱。”大姐报了价格,又禁不住好奇,问,“你跟他们一样是去古玩交流会的吗?”

凌峰没有回答,从口袋里摸出五元钱给大姐后,径直走向最后一排。

不是他不愿意跟陌生人聊天,只是整车都是三四十岁的本地人,露着粗壮的胳膊,夹着烟大声交谈。他一个外地人在这儿显得格外格格不入,很容易被盯上。

他就着摇晃的车厢走到最后一排,选了一个窗口的位置,拍了拍座套上的灰尘坐下。

打开车窗,窗外的新鲜空气进来,他才觉得舒服了些。

“哎,老吴,你听说了吗,这次古玩交流会,周老根的宝贝侄子要拿出件好东西给大伙瞧瞧,说看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前面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兴致勃勃地问隔了一个过道的人。

“当然听说了,这事都传开了。不过,这次周老根好像自己不会过来。”过道另一头的人说。

旁边还有一些人跟着聊了起来,“我也听说了。”

前方一个胖子转过头来,“周老根那老家伙每次卖货都是最积极的,这次怎么会在家呆着,那么不上心。”

穿黑衣服的人嗤笑一声,“那估计也不会值钱到哪去。”

“也是,还是去看看再说吧。”

那些人显然都是认识的,话题很快又被扯开了,聊着东家长西家短。

凌峰听着他们乱糟糟的讲话声,感觉头都要炸了,干脆拿出手机耳机听起了歌。

他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耳机里的歌声也阻挡不了那些人的大嗓门,他揉了揉额头,突然很想陈夕颜。

他这几天晚上回到酒店都会跟陈夕颜视频,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每天都到凌晨才恋恋不舍地去睡觉。

想到陈夕颜红扑扑的脸,他唇角扬了扬,打开手机给陈夕颜发了一条微信。

“凌峰:颜颜,在干嘛呢?”

那边很快有了回复。

“陈夕颜:我刚忙完手上的活,打算去市场买点材料。”

凌峰想起在陈夕颜店里她修金缮的样子,不由笑了笑,手指飞快地在手机上打字。

“凌峰:杭州在下雨,小心地滑。”打完还加了个想你的表情。

“陈夕颜:你真好。”

“凌峰:才发现吗?”

“陈夕颜:一直都很好啦。”

凌峰眼珠一转,打下一行字。

“凌峰:今天的小嘴含了蜂蜜吗?”

“陈夕颜:偷偷吃了你嘴里的蜜。”

“凌峰:那我要吃回来。”

“陈夕颜:我不理你了。”陈夕颜感觉脸颊热乎乎的,过了一会儿又回了一句“车来了”。

“凌峰:好。”

这一路的颠簸,凌峰和陈夕颜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车上的几个大汉也都下了车。

因为不识路,凌峰便跟着前面的人走着,猜想他们应该也是去古玩市场的。

果然,过了几条马路,便到了市场。

说是古玩市场,倒不如说是个热闹的动员大会,现场乱哄哄的,村里村外爱看热闹的都来了。

有路边嗑瓜子聊天的,有围在一起讲八卦的,还有大声叫喊着让边上的人都过来看他宝贝的。

市场的正前方有个圆形台面,是卖家展示自己宝贝的平台。

台面底下有很多塑料椅子,整齐地摆放着,凌峰便挑了个靠后的座位等着交流会的开始。

下午三点,古董交流会正式开始。

首先上台的卖家拿出来的宝贝是一套四只的宋代磁州窑盘子,每只盘子分别用黑釉在盘心写有“花、好、月、圆”四字,是套很有寓意的古董。

类似这样成套的古董,要收集起来十分不容易,往往少其中一两件,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尽管眼前的宝贝成套完整,但盘子本身质量一般,修胎和釉水都是属于中下水平,所以凌峰并无兴趣。

等在场的人都欣赏完,卖家便走下台去,与那几位感兴趣的买家私下交流,洽谈货品。

下一件是磁州窑系中的观台窑瓜棱形白釉罐。

观台窑与彭城窑均为庞大的磁州窑的中心窑场,但色彩风格却有明显的差异。

彭城窑以黑釉,白底黑花为主,而观台窑却以白釉,剔刻为主。并且观台窑的烧造年代相对较早,大多都是在北宋至金代,这窑口的产品胎釉结合得非常紧密,质量也很不错。

凌峰看着这件宝贝釉水不错,品相极佳,估摸着其价格应该在两万左右。但这样的产品并没有让他心动,便期待着下一件宝贝。

之后还有一件艾口窑白底黑花的如意云头诗文枕残件,枕面写着四列字,在场众人都仔细得辨认古人写的究竟是什么字。

“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

这是记录农业方面大自然的规律的诗,不过凌峰也是看了好久才把这些字给认出来。

这些字写得极为潦草,不细看,会被错认为是涂鸦,所以围观群众很多都辨认不得。

这其中的原因,凌峰曾在陶瓷书上看到过。

古人制瓷的时候基本都是工匠在瓷器表面写字作画,并不是大书法家,所以字写得龙飞凤舞,画得天马行空。而这样的特点恰好又遇到了专做百姓用品的磁州窑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出场的这件是北宋观台窑黄绿釉的狮型烛台残件,这也是非常特殊的品种。

古人的生活用器里,烛台油灯是他们每天必须用到的,所以这类的产品会做得尤为精致。

磁州窑的狮子跟几类官窑瓷器不太一样,这狮子显得有些萌萌的,整个造型没有威严霸气之感。

磁州窑尽管是以黑白釉为主的,不免还有些其他的品种,凌峰之前在郑州碧波园买到的绞胎瓷器虽是当阳峪窑亦属于磁州窑系。现在眼前的也是一类特殊品种,黄绿釉瓷器。

在那之后,还有件明代的花瓶。

那只花瓶造型有些呆板,上面的画工略显粗糙,与同时期的景德镇青花技法类似,这也说明磁州窑也不断地在创新和吸收其他窑口的精华,做着与时俱进的改变。

古董圈内总流行着一句话:磁州窑是个大箩筐,辨不清窑口就往里挑。

也就是说,作为北方最大的民窑窑系,磁州窑包罗万象,品种繁多,别有生趣。

要是每个品种各来一件,怕是一天也看不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玄幻世界设计师妖魔画师最春风灵气复苏的神从签到开始逆袭大照圣朝摄政王的冷妃妖孽帝王别追我新摄政王的冷妃摄政王冷妃之凤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