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他们的故事(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我们几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主要就是帮助老百姓转移,有的是在村口侦察的,还有的就是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的。

这个工作最难做,人们都放不下自己家里的东西,尤其是老人,哭着喊着就是不想走。

这个最艰难的工作就交给了我们的潘老师,还有就是老孟了。

老孟虽然不怎么会说话,但是有时候他说出来的话最有信服力,就连老百姓们都会听他的。

我和另外两个爷爷就是负责运送物资的,在队伍后方,也负责掩护老百姓离开。

我们虽然很忙,有时候还有性命之忧,但是因为心里有了信念的支撑,也就不再害怕,每天和同志们一起,觉得很幸福。

有一次敌军突然出现在村口,我们简直是措手不及,赶紧到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工作。

我的心当时跳的呀,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这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老孟他们的动员出了问题,整个队伍的工作进度都停滞了。

后来还是我们软磨硬泡,老孟才说出了当时的情况:

他和潘老师去到一户老人家里,这个老人非但不领情,还打了潘老师。

但是我们队伍的宗旨就是为了人民呀,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是不可以放弃的。

老孟和潘老师两个人很镇定,摸破了嘴皮子想让老人走,老人还是无动于衷。

老人还说,是潘老师他们家人的罪行才让她现在过得是这样的生活,要不然她现在还是在高墙大院里安心的衣食无忧。

这种情况太多了,正是因为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才要跟党走啊。

但是这个老人不管这些,好说歹说不走,这时候鬼子的枪声已经近在耳边了。

老孟不能看着悲剧发生,他说“潘老师,我背着老人,你在我后面帮我看着敌人,我们从小路走!”

潘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听从了老孟的建议,两个人一前一后,老孟身上还背着在反抗挣扎的老人,两个人的步伐没有多快。

突然潘老师说“我,好像看到前面有鬼子!”

老孟当时也慌了神,他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鬼子呢。

但是他还是保持镇定,他把老人安置在附近一个隐蔽的草丛里,老人这个时候听话了,刚才都是在瞎闹,真正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候,生命都是最宝贵的。

老孟拉着潘老师说“走,我们去看看,我们自己不要紧,我们要看清楚鬼子有多少人,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应对方法。”

他们两个人手无寸铁,就这样悄悄地靠近鬼子,但是他们对这个地方比鬼子熟悉,他们能够做到不被鬼子发现。

老孟和潘老师躲在草丛里,数清了敌人的人数和武器的数量,正要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小鬼子发现了他们。

老孟他们吓坏了,要是这个鬼子一出声,他们就会惊动这么多鬼子,到时候可能会被打成筛子。

但是这个鬼子没有叫,他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潘老师,一脸**的朝他们两个逼近。

老孟紧紧的握着潘老师的手,两个人想不到任何办法,只能看着这个禽兽一步一步靠近。

潘老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她知道鬼子过来之后,她自己就会被蹂躏,说不定还会连累旁边的老孟一起送死。

老孟并不是这么想的,他当时是在找时机,他在等,只要这个鬼子一放松警惕,他就直接上去拧断他的脖子。

这个计划成功了,潘老师在鬼子过来的时候都没有出声,因为她怕惊动其他大批的鬼子,所以老孟也就很容易的杀死这个鬼子。

潘老师眼里的泪水不住的往外流,不知道是因为屈辱还是因为害怕。

老孟什么话都没说,因为他知道,潘老师还是清白的。

潘老师为了同志不怕牺牲自己,她比其他男党员还要勇敢。

老孟什么话都没说,把潘老师扶在自己的背上,就往回走。

他们三个人回来的时候,我们整个部队都振奋了,因为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在鬼子扫荡结束之后去找他们的尸首。

大家有那么多的问题想问老孟他们,但是老孟什么话都没说,把老人和潘老师安顿好之后,就出去找指导员汇报情况了。

可能从那个时候,潘老师和老孟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已经对对方有了某种说不出的感情。

但是当时的我们哪里能看得出来,只是以为他们英勇的救了老人,而且还侦察到了敌人的具体情况。

老孟因为侦察到敌人的情况,还得了和二等功,我们几个都很羡慕他,同时也为他高兴,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他是我们几个里面最刻苦对革命最认真的。

后来我们几个人先后入了党,抗日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我们被派到了不同的战区,为了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奋战着。

我们后来都对潘老师有过追求,不只是我们,追求潘老师的人可以排满一条大街了,但是潘老师根本不为所动。

她总说,她要为革命奉献一生,婚姻爱情都是不重要的。

听了她的这番话之后,我们虽然有遗憾,但是对潘老师也更多了敬佩,一个女人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能够为了革命奉献一生,我们都会自愧不如啊。

但是我们不知道,潘老师隐藏的太深了,她对老孟有有说不出的爱意,只不过老孟那个木头脑袋,根本看不出来这些男女之事。

再加上他也是一个为了革命要奉献一生的人,两个人只能各走各的路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解放后,他们两个人都一直是单身,为了革命,他们不停的工作着,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光发热。

我们其他三个人这时候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室,因为战时的表现不错,每个人都有国家的赡养。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老孟现在也不和我们在一起了,最后几就决定重新回到老家,在那里至少还有自己的一个家。

回去之后,日子变得平平淡淡,每天一日三餐,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出去种种地,也还是挺舒服的。

但总觉得缺了什么,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热血沸腾,一觉醒来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后来抗美援朝之后,我们听说老孟在朝鲜战场上受了伤,因为年纪也不小了,就被送回了国内养伤。

养伤的时候,潘老师也回来了,她是从教育一线回来的,解放初期的知识分子也是很需要的,他们被分配到全国的各个地方教书授课,让我们的人民不要有太多的文盲。

就这样,老孟和潘老师又走到了一起,潘老师去医院看望老孟,以后照顾老孟就变成了潘老师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久了,两个人什么都没说就走在了一起。

我想啊,也不可能说什么了,等着老孟说出什么谈情说爱的话,还不如让他去战场上和鬼子肉搏。

老孟没有接受国家的优厚的待遇,带着潘老师又回到乡下,生孩子种地,之前的峥嵘岁月好像是别人的故事。

其实如果老孟当时就留在北京,也没有什么,他可以像那些大官儿一样,每天出来遛遛弯儿,晒晒太阳,生活也很舒服。

但是他们两个人商议之后,总觉得这样是在浪费国家资源,人家好说歹说他们都不留下来,最后什么都没有,连人家给的钱都不说,买了两张火车票就回来了。

要我说,这两个人也是情投意合,一个比一个迂,为了国家啊,就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了国家也还嫌不够!

唉,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都已经入土喽。

他们当时回到村里的时候,没有人认得出来他们,他们也什么都不说,就在自家家人里通了个气。

然后两口子过得和村里的人们一样,扛着锄头下地,吃窝窝头咸菜疙瘩。

就是啊,他们不怎么和别人聊天,可能是没有什么话说,有什么知心话,他们也就和对方说了。

我们知道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了。

我记得我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提上不知道谁的自行车就去了你们村,当时路也不远,我觉得自己自行车骑得比摩托车都快,恨不得飞到你太爷爷面前。

但是真正到了你们家门口的时候,我只敢站在大门口,心里又是悲伤又是激动,不知道见到你太爷爷该说什么。

是潘老师,还是叫你的太奶奶吧。

是你太奶奶出来倒水的时候,看到门口站着个人才发现了我。

我看到你太奶奶的时候,比她还要惊奇,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在这里。

潘老师,唉,我都叫习惯了,我还是就叫潘老师吧。

潘老师叫了两声,你太爷爷从屋里出来了,他看到我,像个孩子一样笑着,都是跑着过来把我迎进屋里。

我们三个人刚开始特别尴尬,这么多年没见了,每个人都像是害羞的大姑娘,有好多话想说,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就只是眼含泪光的互相看着。(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万相之王
相关推荐:魔战世界我是个葬尸人云之仙兮诡事怪谈公子如玉举世无双天选之尊林初破晓乔有所依前程往事灵墓迷踪你拿什么来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