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割以永治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曹宇自幼随着师傅李成丹学医,最大的梦想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医馆。

想要开医馆,第一步就是先成为正式医师,毕竟药童是没有行医资格的。

回春医馆的出师考核并没有名门规定,一切以实际为主。

考核当天来了什么病人,就以这个病人作为试题。

医馆出面担保,病人由药童自接自诊,开药熬药也是药童一手包办。

能让病人病情好转或治愈,便是合格,反之无效就是失败。

从接客诊断开始,每一个步骤都会在监视之下进行。

除非是馆主认为会危害到病人性命,不然不会插手,所以病人不需要担心。

一剂药汤喝下去,虽不保证药到病除,但至少不会加重病情。

若馆主提前插手,便等同宣告考核失败,诊断开药都错了,哪里还有熬药的机会。

药童转正医师,每三年只有一次机会。

不管失败原因是什么,反正失败就是失败,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三年后再来一次。

今天是曹宇的第一次医师考核,古皓了解其记忆,可谓相当之有信心一次通过。

药房后厨并不大,占地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

小小的后厨中除了堆放着各种杂物,剩下的基本都是药炉子。

古皓面前放着五个炉子,但并不是同时熬制五种药方,五个炉子里熬的都是同一药方的不同药材。

他用鼻子嗅了嗅,遵循着记忆,根据药材散发出的味道,调整火势大小。

每隔一段时间,向五个药壶中投入不同的药材,然后再加水继续熬制。

熬药时,水的温度至关重要,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但也不能操之过快。

汤药熬制时间的长短,主要看药材的药性是否已被激活出来。

不同年份或气候所采得的药材,熬制时间长短会影响其药效发挥。

至于怎么判断药性是否被激发?

按照师傅李成丹的说法就是靠‘闻’……

当一味药材的药性被彻底激活到最佳时,所散发出来的药香味也会十分特别,与众不同。

如果不能靠鼻子判断出这点,再好的药材也会被浪费掉大部分药性。

古皓不急不缓控制火势,或加强或削弱,随着时间过去,每个药壶中的汤药越来越少。

半个时辰后,古皓嗅了嗅味道,第一罐加水加药,后四个药壶汤药两两混合,剩三罐汤药。

又是半个时辰,后两罐再次混合,剩两罐,加大火势。

十分钟后,古皓判断药香已到巅峰,将所剩两壶汤药合二为一,文火煎煮至香味内敛。

至此,正元汤熬制完成。

古皓将汤药倒入瓷碗,也不着急放了一会儿。

都说喝药趁热,只是过热容易伤病患肠胃,凉了药效容易流失。

等汤药温度稍降一些,古皓这才端着盘子将药送到病房。

病房之外站了不少人,以一老人为首。

老者年近七十,双鬓有些花白,但脸色红润,眼里透出的精气神胜过不少年轻人。

古皓把盘子端到老人面前,恭敬道:“师傅,药煮好了。”

“嗯。”

李成丹没有接过盘子,而是直接拿起了瓷碗,端到面前嗅了嗅。

手掌可以感受到汤药的温度,药香则是对汤药成效的一种初步判断。

“药香”与“药性”不是虚无缥缈的唯心说法,而是一种可证的存在。

对于患者来说,服药前闻到药汤所散发出来的香味,如果这种香味能让患者舒服,那也可视为一种治愈的信号。

反之,要是药气味闻起来极其诡异,别说喝下去了,单闻药味就让人恶心欲吐,头昏目眩,甚至浑身不舒服,这就不是汤药而是毒药了。

李成丹微微点头,把汤药放回到盘子上,对身边的一位仆人吩咐道:“端进去给你们老爷喝了吧。”

“是的,李先生。”

仆人提躬了躬身,接过盘子端了进去。

旁边不少师兄师弟围了上来,有几个药童叽叽喳喳追问起来:

“师傅,曹宇这次算过关了吗?”

他们几个平常和曹宇比较亲近,知道今天是曹宇的出师考核,自然很关心。

回春医馆只是武国内众多医馆里的其中之一,甚至连小门小派都称不上。

普普通通没啥特别,全凭他们师傅一人撑起的门面。

李成丹靠医术征服了阳武镇十里八乡的居民,在附近一带受人尊敬。

回春医馆小也有小的好处,上下弟子和气一团,没有什么争权夺势那些破事。

李成丹的徒弟大多都是从外面捡回来的孤儿,他先教做人,再教医术。

他对医馆弟子的要求不高,医术不精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出不了师,老实本分愿意干活总饿不死,做个问心无愧的人就行。

李成丹平日里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管对医馆内的下人还是徒弟们都不算严厉。

可一旦涉及到出师考核,李成丹就会变了个人似的,要求极其严格。

要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比如一开始望闻问切就断错诊,必然会当众被骂到体无完肤。

李成丹扶了一把胡子,看向古皓:“你认为自己过了吗?”

“师傅,弟子说了不算。”

“那谁说了算?”

“自然是福老爷说了算。”

曹宇说了不算,李成丹说了也不算。

能不能过关,病人说了算,这就是回春医馆的规矩。

李成丹满意地笑了,顺带瞪了眼那几名急着追问结果的徒弟,骂道:

“看看你们几个,平日里毛毛躁躁,连个药都熬不好,今晚回去都给为师抄一遍《药性论》。”

被骂的几个药童顿时老实了许多,就是有些垂头丧气。

《药性论》有上万字内容,今晚能不能睡都是问题。

已经出师的师兄,怜悯的看着几位师弟,他们从前也没少被师傅罚抄书。

房间里,本来一直有咳嗽声传出,下人把汤药端进去后,咳嗽声减少了许多。

李成丹带着古皓进入房间,古皓替患者把脉完毕,交代道:

“福老爷,您回去后注意保暖,早晚服药一次,一周后便可痊愈。”

古皓拿起桌上的笔,将药方和熬药注意事项写清楚,交给福老爷的下人。

开给下人的药方要简单许多,以调理为主,效果不如他刚才亲手熬制的这碗。

但胜在煮药步骤少,并且操作简单,普通人煮起来也没啥难度。

“对了,服药期间切忌不要行房事。”

一剂汤药下去,福老爷胸口气闷咳嗽状况好了许多:“好的,谢谢小大夫了。”

福老爷体型圆润饱满,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他收起了之前的不满,态度客气了许多。

他今天特意来找李成丹求医,结果却成了什么药童考核病患,若不是李成丹再三保证,他根本不愿意尝试。

等福老爷带着下人离开,房间只剩下师徒二人。

李成丹敲了敲木桌,说:“你刚才开的药方,多了几味不属于正元汤的药材。”

“师傅,那福老爷虽然来我们这是求医止咳,看着像风寒入体导致。”

“不过他脸色苍白眼眶发黑,身体不时会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头晕目眩等症状。”

古皓笑着回答:“这明显是肾虚的表现,多吃几味药材补补,会好的快点。”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多开的几味药都是些壮阳补肾功效的药物。

如果真有问题,在他写下药方那一刻,就会被李成丹痛骂一顿。

李成丹叹了口气,说:“靠调理只是一时之策,不治根本,一旦再次放纵便容易复发。”

“师傅,您说的这些徒儿自然明白,问题这种病没法治啊,食色,性也。”

这是人类的天性,富贵人家饱暖思淫欲。

人家晚上的娱乐项目就这些,他们最多只是告戒病人:

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至于病人听不听,那他们可做不了主,身体真出问题,病人可能会老实一段时间。

不过,一旦病人身体好起来,多半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度放飞自我。

李成丹知道曹宇很有天赋,医馆里不少弟子三四十岁,依然出不了师。

治病救人不是儿戏,人命关天。

李成丹不能保证天下没有庸医,他能保证的只有自己门下顺利出师的弟子,没一个会是庸医。

曹宇年仅二十,第一次测试就已通过考核。

年轻人有天赋是好事情,就怕恃才自傲,有机会就要敲打敲打:

“医术每一代人都在进步,现在许多小病在以前还是绝症,你们年轻一代不去想治疗方桉,那医师还谈何进步?”

“师傅,要说根治的办法,徒儿也不是没有。”

“哦,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看看,说错不要怕,就怕不去想。”

李成丹给自己倒了杯茶水,饶有兴趣听听这小徒弟会有什么新奇想法。

古皓语气平澹地说:“割以永治。”

“咳咳……”

李成丹被茶水呛了一口,笑骂道:“你这小子,尽想些歪门邪道。”

“等下去库房领套正装,明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医馆的正式医师之一。”

“从今往后,多注意点自己的仪容仪表,要让病人相信你,第一眼感觉很重要,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

说完,李成丹忍不住摇了摇头。

古皓转身看向房间内的铜镜,脸上被烟雾熏的一黄一黑,像只花面猫。

身上明明是一套白色衣物,却经常跑后厨熬药变得灰不拉几,一点医师的样子都没有,说是后院打杂小工也不会有谁怀疑。

“知道了师傅。”

古皓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曹宇从前可以不在乎外面,但明天开始他就是医馆的门面之一,的确应该注意形象。

哪怕不为自己,也要为医馆多想想。

退出房间,古皓走向库房。

“曹宇,恭喜啊……”

“恭喜曹医生……”

“恭喜恭喜,请客请客……”

一路上,不少师兄师弟都笑着和他祝贺,恭喜他顺利通过出师考核,古皓一一道谢。

回春医馆虽小,但气氛很好,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大伙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些小矛盾,但人无完人,谁的身上没有点小毛病呢?

来到库房,古皓看见库房管理张叔正忙着算账。

“张叔。”

古皓过去和他打了声招呼,张叔回头一看是古皓来了,开口问道:“小宇,你怎么来了?”

古皓笑了笑,有些腼腆地说道:“张叔,师傅让我过来领正装。”

“考核过关了?”

张叔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笑道:“恭喜啊!”

他今天一天都在库房算账,没怎么出去,如果不是古皓现在来了,估计会是医馆里最迟知道的人。

张叔拿出一把卷尺,替古皓度量了一下,随后从仓库拿出一套崭新的衣服,递给古皓,说:

“来,把衣服换上,看看合不合身?”

古皓双手接过衣服,把脏兮兮的外衣脱掉,穿在里面的内衣还算干净,不会弄脏新衣服。

两人都是大男人,何况不是还有底衣服,古皓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当场更换起来。

“嗯,很合适,谢谢张叔。”

“合身就好,下午出去去好好整理下头发,明天你可就是曹医师了。”

张叔看着曹宇从小到大,曹宇成了医馆的正式医师,他也感觉高兴。

……

傍晚时分,古皓回到厢房,隔壁床位的李伟笑道:

“曹宇恭喜啊,这么喜庆的事,你是不是应该请我们去万花楼庆祝?”

回春医馆的学徒都是十来人一个房间,同吃同睡,这已经算不错了。

医馆包吃包住,还发工钱,要是觉得住的不舒服,成了医师月钱会高不少,自己找地方搬出去住就是了。

古皓苦笑道:“万花楼我是请不起的,万宝楼还可以考虑考虑。”

两楼相差一字,但消费可是天差地别。

万宝楼在医馆对面街道,开了数十年,一间老字号酒楼。

而万花楼可是风月场所,赤果果的销金窟,卖了曹宇都不够结账。

古皓知道李伟只是开玩笑,大伙平常在房里聊天吹牛皮。

总喜欢说等哪天出人头地了,就去一趟万花楼,让头牌胭脂姑娘陪酒作伴。

一夜风流,岂不快哉?

……

【PS:感谢书友大神才怪心、~投的月票支持。】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陆地键仙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相关推荐:灵战山河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偷吻成瘾:甜妻,别想逃修仙奇缘之天厄传诡异降临?还好我是十殿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