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心性乱象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六十章心性乱象

黎兴成身上有三个优秀,一是心智不凡,二是勤奋不辍,三是品质典范。即使是在那个年代,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对文化的恭敬与虔诚,以端端正正,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扎实的学习,劳动,生活;内心柔韧,温润,善良,谦和;他从来不肯对人说出有带有丝毫不和谐意味的话语,从来不肯在脸上对人表现出丝毫的不愉快,从来不肯对自己的本分的事物有丝毫的僭越。

因此,他必定会成为一个异常优秀的人物,作风正派,竭忠尽孝,尊老近亲,友乡睦邻。

成人大学毕业后,从基层干起,职务一路飙升,一直干到市委书记,近几年,又从市委书记任上,升到了省人民政府的副省长。从来不务虚名,一身正气,正派廉洁。

卻明从贫穷落后的农村进入城市,又担任过各种各样的领导职务,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人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现象,他深有感触,发自内心的认为,黎兴成堪称人们做人做事,为人为官的经典,标杆。

卻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智力有差异,领悟有差异,不能在同一方面的事情上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想想也符合大千世界的道理,极为正常合理。可同在一个蓝天下,甚至属同一个时代的人,心态,行为居然会有天壤之差别,实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人这一生接受教育,有几个途径,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有人在家庭没有被教育好,学校教育变好了;有人在学校没有被教育好,到单位就被教育好了;有人在单位没有被教育好,到社会就被教育好了。可有一些人,无论经过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他的心底邪恶,阴暗,对社会充满毒恨,都得不到多大的改变。这类人中,有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发作出来了,成为了犯罪分子;有的因为主客观等等因素,暂时没有发作出来,如果你有机会进入他的内心,全是负能量的不正常的东西,就像一个火药桶,早晚他会爆发出来的,相当的危险!

西方刑法学鼻祖龙勃罗梭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人是天生犯罪人。我国刑法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但是,针对接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而出现极少数的人就是不遵守规矩秩序,不遵守道德规范,不遵守纪律法度,或吃喝嫖赌抽,或坑蒙拐骗偷,或伤人劫物,败坏纲常,或作奸犯科,违法乱纪。

卻明在担任公安局局长时,有几桩荒唐的刑事案件实在令他啼笑皆非。第一桩,是一幢故意伤害案,伤人者与被害人素不相识,素无嫌隙,在公众场合,就因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与同伴正在谈笑,无意回头,正好与三十岁,没有女朋友的他撞脸,他便恼羞成怒,硬说他在讥笑他,不由分说追上去,不顾对方同伴的解劝,顺手操起路边店摊上的菜刀,挥舞着扑向了受害人;第二桩则是一个富二代的帅哥,坐在游乐场边玩耍,莫名其妙招致陌生男人突如其来的重伤害,颅脑被石头不断猛击重击而破损,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从故意伤害的情节来看,似乎二者有不可戴天之仇,查到后来,结论居然是两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而且素不相识,起因就是他看他太阔绰,太享受,看不惯,心中不平衡,遂默默走到其附近,乘其随从走开,其本人也毫不防备时,捡起地下的石头就对其头部猛砸;另一桩因为侮辱人格而酿成杀身之祸。某铁合金老板雇佣了一个司机,仗着自己有几个钱,也自以为绝顶聪明,经常随时随地不分场合,任意呵斥,指责司机,语言中充满了极端的歧视贬损,侮辱丑化。为他开车两年以来,这样的人格侵犯何止千余回!司机的怨恨与忍耐,已达极限,但他居然没有丝毫察觉。这天,司机送他到两百公里外的地方出差,车上,为吃早餐时,他的公文包放在车座上,司机没有给他锁到尾箱里去,他又开始了对司机的喋喋不休,唾沫横飞,漫长的谩骂过程中,多次爆粗口骂娘。司机恶向心头起,怒向胆边生,无名怒火高升千万丈!在一偏僻路段,借故停车之后,趁其不备······。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顽劣,父亲穷尽各种手段挽救,丝毫没有效果,父亲痛心无比,但又很无奈。卻明曾经几次无意中听到父亲向人发出哀叹,对他回归正道已不抱半点希望,唯有痛心与绝望。

卻明并丝毫没有为之所动,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但他热爱读书,对知识有着极其强烈的渴求,通过读书,学习,渐渐地,他在不自觉的过程当中,慢慢树立起健康正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父亲本已对他不抱任何幻想,抱定任其自生自灭,静观其变的态度。十六岁那年,父亲意外的发现,他的身上已闪射出一股常人难已具备的,非同小可的,道义的异样光芒。

村头的莫老太已经八十五岁了,早年间,她的丈夫过世得早,是她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儿子带大,并为他娶了妻。

他的儿子自娶妻之后,就开始对她虐待,让她睡牛房,吃冷饭,馊饭,经常无缘故无故呵斥她,粗暴持久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寨。

他们的几个儿女长大之后,居然也对奶奶不好,经常对嫡亲奶奶大声吼叫,甚至推搡。

冬日,霏霏细雨有时会连续下上半个月,上山的道路全是稀泥,湿滑无比,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常常被逼迫上山砍柴,扛柴,经常是滚得浑身稀泥;有时还被柴垛压住,无论怎么挣扎,都起不来。

人们经常听到老人的哭泣,甚至哀嚎声。这声音如果是在寒冷的暗夜里传来,便无比的凄惨,悲凉。

刚开始,还有管事的,好心的人出面去劝,但屡劝无果,人们只好作罢。莫家一家老小虐待老人是家常便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那年的冬天,卻明读书回家,傍晚,到井边去挑水,正好遇到莫奶奶颤巍巍的前来挑水。谁知老人接满水挑上后,才走的几步,就一个趔趄,桶中的水浪了出来,那股力量,竟一下子使老人摔倒在地,浑身被桶里溅出的水浸的湿透。

卻明见状,赶紧扔下水桶,跑上前去搀扶老人。

其子在家急等水用,见老人迟迟不到,便骂骂咧咧而来,见老人之状,竟勃然大怒,跳起来骂个不休。

此时,卻明的父亲正好放牛回来,肩上扛着一大捆牛草,听到震耳的骂声,将草捆顺开,驻足侧耳细听。

只见那小小卻明,猛然腾身而起,疾风一般奔到莫三面前,叉着腰,怒发冲冠,一声大喝,当时就把那满嘴唾沫的家伙,吓得手足失措,呆呆的如木鸡一般愣着。

卻清觉得必须对儿子卻明另眼相看了,因为他的表现实在太棒,实在太令父亲大人骄傲,自豪了!

莫三正在谩骂,卻明石破天惊的大吼一声“你住口!”

当莫三被镇住之后,威风凛凛的卻明用极其洪亮的声音大声历数莫三的忤逆,虐尊,犯上,是最大的道德沦丧,品德败坏;由于具有虐待行为与后果,应该已经是犯罪行为了。如果是在古代,莫三的罪行,当被官府判处“斩立决”。

那莫三没想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此严重,更被正义凛然的卻明吓了个够呛,战战兢兢的问,“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卻明说,“你除非从此孝敬,关爱奶奶,让她真正享受到温暖和幸福,否则,人人都可以举报你,你就要去劳改!”

看着小小年纪的卻明,把莫三收拾的服服帖帖,还把他押着背起母亲回家。

眼见卻明表现的堂堂正正,威不可测,卻清不仅暗暗笑出了声。

村里有个瘸子,打了多年的光棍,三十八岁,才经人介绍,娶了一位瞎子作妻。那瞎子要比瘸子小十几岁,结婚后,便接二连三,生下了四个孩子。

因一个瞎一个跛,家庭极端穷困,家里脏乱不堪的程度可用鸡狗牛马猪鼠同槽来比拟。

于是,村里淘气少年便成群结队的前去欺负,骚扰,故意引来跛子一瘸一跳的追,引得瞎子东西莫辨的骂,以此来寻开心,找乐子。

卻明早已知道了他们的丑恶,卑劣行径,决心制止他们,让他们由欺负弱者,变成同情弱者;由欺负老人,变成尊敬老人。

卻明拎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在二位老人房门前的石条上坐下,对两位老人悄声讲明来意,两位老人很是感激,连声说,“那,太难为你了!”

中午,太阳懒懒洋洋的出来,那些人又来了。他们一来,就向屋里投石头瓦块,惹得一家大小哭的哭,闹得闹,追的追,跌的跌,引得他们哈哈哈的大笑,以此为乐。

卻明佯装不知,等到有人投石瓦,他便举起手里的丈余长的竹竿,有力而准确无误的打在对方举起的手臂上,将他手臂打的顿时垂落下来,钻心的痛。

被打者便纷纷围过来说,“小明,你管什么闲事?关你什么事?”

卻明威风凛凛的猛然站起,将青色,铁实的竹竿“呼”的一声,扬起来在空中打了一个响鞭,竹竿在风中呼啸着,人人畏惧,不得不退避三舍。

卻明宣布“我爹已经将我拜祭给这两位老人了,他们是我的干爹干妈,你们长期欺负他们,我今天要和你们彻底算账!”

一看从小打架都闻名全村的卻明,凶巴巴的,手里还拿了一根威风八面的荆竹杆,肯定是有备而来;又听说什么干爹干妈的事,更不敢惹了。

有人便缩了头,想悄悄的溜走。

那人才走出去三步,只听“嗡”的一声,竹竿快速破空,“啪”的一声响,拦住了那人的去路。

“我只想问你们,欺负人是不是不道德的事?欺负老人呢?欺负残疾人呢?假使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你会甘心让他么受欺负吗?”

“你们的做法违背良心,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所以,没有一个真心改过的态度,今天谁也别想走!”

卻明其实已经学习过那句名言了,只是,他怕他们听不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哪卻明就像是一位严厉的老师,把那些轻佻少年教训的服服帖帖,规规矩矩。挨个心悦诚服的站起来给老人认错,并当场诚心诚意表示,日后一定尊老爱幼,同情,帮助弱者。

扛着锄头干活回家的卻清看到卻明出场,便悄悄隐身在房屋柱头后面,整个过程尽收眼底。当时,心里就乐开了花!他百思不得其解:当年怎么教育都死不悔改,以至于被吊打的卻明,竟如醍醐灌顶一般,倏然之间,就像是彻底换了一个人!

西方法谚说“不正义的秩序好过无秩序。”,可见,身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假使不懂得诸如道德秩序,经济秩序,伦理秩序,法律秩序等等秩序的规定,也更不知道怎样去遵守这些秩序的话,凡事便只会任随自己的脾气和性子来,形形色色的违反公序良俗,甚至违反道德法律的荒唐行为,便会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了。

卻明还在市里工作时,就曾经听说原市委书记黎兴成同志调动搬家时,在搬得一空的他的旧居室的书房的地上,有人捡到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认识,体会,其中有一段一度在当地干部中间流传开去,几乎家喻户晓。

“·····近日听到有议论不孝老,不敬亲,不养小的社会不良现象,很是愤慨!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一定要有良知,有道义,要对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道德责任,工作责任有明晰的正确的概念,要正确把握它的内涵和意义,要竭尽全力,把这其间的关系处理到最精妙。这是一种正知,也是一种正能;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善良。”(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相关推荐:从小排球开始的征途天之帝君狼崽子要黑化!老祖宗每天都哄着魔法三国地狱领主:我兵种无限升级劫世北风狂之天书传奇幽魂学院海贼之从霜月村开始旅行万神之神